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中国青年网贵阳8月10日电(记者 安俐 杨逸凡)火情,警铃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浓烟之中,他曾独自面对黑暗和未知的恐惧,也曾在生死考验之间,感受过队友间的默契与信任。全国应急管理系统先进工作者、贵阳市白云区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郭又元从事消防工作17年,寒来暑往,黎明黄昏,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时候,他始终逆行而上,冲锋在前,生动诠释“同死神作战、与灾难抗争、救民于水火、助民于危难”。一起走进他的故事!
赴汤蹈火,只为心中的梦
黝黑的皮肤和手上的布满的茧,是17年来每一次“淬火行”留下的“勋章”。青春可以有很多色彩,他选择“火焰蓝”。
幼时,上学放学路上,郭又元经常路过县城里的消防站。栅栏门内,消防员们“飞檐走壁”练习营救,挺拔的身姿、帅气的制服、炫酷的装备,都让郭又元羡慕不已。和平年代里的“英雄”大概如此,火情警报拉响,驾驶着消防车一路冲锋成了他的梦想。
郭又元。资料图
2009年7月,郭又元从武警学院毕业,分配到全省任务最重,年均接出警量达1000次的云岩大队贵开路中队工作。年复一年、日复一日,4500余次的出警记录,大到洪水、爆炸等突如其来的天灾、意外,小到摘马蜂窝等百姓生活事,穿上制服,他时刻不忘消防员背负的责任和使命,强筋体魄,提高救援技能。“拥有一身过硬本领,才能救民于水火。”怀抱着这样的信念,他快速成长为消防队里独当一面、备受信赖的中队长,也被辖区百姓们看作最美逆行者。
险境中拯救生命,自己多一分付出、人民群众就多一分平安
2019年7月23日21时许,贵州省六盘水市水城县鸡场镇坪地村岔沟组发生一起山体滑坡,滑坡体量大约200多万方。接到命令后,作为“全省特勤力量”,郭又元立刻率领4辆消防车、15名指战员携带救援装备紧急赶赴现场。
山体滑坡现场的情况出乎所有人意料。据气象部门的监测数据显示,事故发生地鸡场镇坪地村2019年7月以来累计降雨量已达288.9毫米,且强降雨均集中在近6天内。雨水猛烈冲刷,泥土松动倾泻而下,大批房屋被埋。辖区停水、停电,道路被泥石流掩埋无法通行。
救援现场,雨越来越大,从头顶淌下来,眼睛都睁不开。艰难的救援环境中,郭又元和队友携带破拆工具,深入核心区域对被房屋埋压的被困人员进行施救。
“那次救援任务,深刻的感受到,搜救犬是消防员们搜索被困群众、挽救生命最信赖的搭档和伙伴。”郭又元回忆。冒着二次塌方、稀泥深陷的危险,郭又元和队友深入废墟搜寻被困人员。搜救犬埋头搜索,鼻子贴着废墟,不时用爪子刨一刨土,在一处废墟旁迟迟不肯离开。郭又元立刻领会了搜救犬的意图,他坚信,下方仍有被困群众!他立刻派出三组编队持续搜救,终于在凌晨两点又发现五名被困群众。
危急时刻始终保持冲锋向前的消防员们,将脆弱的生命守护于臂弯,可他们却常常直面生命的脆弱,只留给我们一个坚强的背影。凌晨四点,救援队员在被泥浆覆盖的废墟中将最后一对被困母女刨出,遗憾的是,这对母女已无生命迹象。母亲遇难时仍保持环抱住孩子的姿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想要用尽全力护孩子周全。消防员们没有将这对母女分开,将母女俩的遗体放在担架上,站列两旁,集体肃立默哀。
正是这场生命救援,让郭又元坚定了打铁唯有自身硬,不断技能业务,保持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技术赋能下才能在抢险救援一线与时间赛跑,保障人民群众安全。
见证过生命的脆弱 所以更加敬畏生命
如今听到警铃响起,除了那份使命在肩,义无反顾,郭又元心中更添了一份责任。一次次直面危险,让他深知科学救援的重要性。“消防救援现场不是殊死较量,更不应该有无谓的牺牲。唯有掌握灾害事故特点,救援前做足预判,救援中提高规避风险的能力,才能在保护自己的前提下,更好的保障人民群众安全。”他说。
在贵阳支队特勤大队特勤消防站任党支部书记、政治指导员期间,郭又元在实践中坚持特战思维、紧贴特勤任务,牵头配合组建总队级山岳、地震、水域救援、危化品灾害事故处置专业救援队。其中,重型地震救援分队拉动装备模块携行缩短至10分钟;山岳救援队实现100米复杂洞穴快速救援,并作为全国仅有的几个成功案例之一,完成超高层、超跨度、超风荷的150米横跨疏散救援。通过郭又元的带队攻关,所在消防站集体被消防救援局荣记集体三等功一次,多次受到总队、支队表彰,所在党支部被表彰为“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先进基层党组织”。
郭又元接受中国青年网记者采访。中国青年网记者杨逸凡 摄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坚持大团结大联合 共同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下一篇: 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海外华侨华人热议《台湾问题与新时代中国统一事业》白皮书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