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父亲看病时的经历让图门意识到当地牧民在交流上的问题,返乡后图门便持续自学汉语,哪家有人生病需要去市里寻医,他总是热心地帮牧民们当起“翻译员”,解决了沟通上的障碍。“我到现在也还在学习(汉语)”,图门一边为记者翻阅他书桌上的学习资料一边说。
把“三代护边”传承为“世代护边”
图门翻阅相册。苏亦瑜 摄
翻阅图门的相册,满满地记录着他在边境线上的守边日常和红色堡垒户活动。而看到儿子小时候的旧照,图门脸上满是笑意,“你看小时候才这么点,现在比我还高了。”
与谈论护边工作时不同,在说到自己的家庭时,这个巴尔虎草原汉子的神情流露着些许亏欠,“对于家庭总是有很多照顾不到的地方”。图门女儿出生时、家人生病时,他常因为忙于工作而无法及时陪伴在他们身边。但是,正因为有图门这些牧民护边员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为维护边境安全增添了更多力量和帮助。
“这条路,我会一直走下,直到我老得动不了的那天。”图门告诉记者,他的女儿已经在准备护边工作考试,儿子也对守边工作表达了决心,他想把“三代护边”传承为“世代护边”,把与边境派出所的“战友情”世代传下去。
图门在草原上策马驰骋。 苏亦瑜 摄
图门的护边事迹也感染了很多人,许多周边牧民们纷纷主动申请加入到护边员队伍中。据记者了解,呼伦贝尔边境管理支队对原有群防群治队伍进行补新淘换、混成编组,规范化组建了人数为563人的护边员队伍,其中包括统筹前出点位与边境村屯间关系,侧重沿边一线及边境要道住户,布建66个“护边堡垒户”,以及50个边境村屯嘎查“守边中心户”。
一望无垠的青青草原上,像图门一样的牧民护边们成为了北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他们和边境派出所守望相助,为祖国的边境安全和稳定共同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防护墙。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 【美丽中国·网络媒体生态行】樟子松故乡——红花尔基的绿色崛起
下一篇: 在深化中国文明历史研究中增强历史自觉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