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所见墓葬包括竖穴土坑墓与瓮棺葬两类,大都为东北—西南向,均成排、成组分布,相互间少见叠压打破关系,显然是事先规划所致,说明当时存在专职管理墓地的机构。

  在此处墓地之中,瓮棺葬居于中部,被土坑墓环绕,排列方式独具特色。依墓室面积差异,可将土坑墓分为大、中、小型。其中小型墓数量最多,中型墓次之,大型墓仅一座。所有墓葬几乎都不见随葬品。小型墓规模均较小,仅能容身,少有葬具痕迹;中型墓多长2米、宽1.2米左右,一般可见葬具朽痕。如此墓葬规模差异,显示出周家庄龙山社会存在清晰的等级差异,体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分化。

文明之美看东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山西贡献

  ▲集中分布的中型墓

文明之美看东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山西贡献

  ▲集中分布的瓮棺葬

  从聚落动态发展的角度看,周家庄早期聚落的分布范围并不大,主要限于遗址中南部地区。至晚期阶段,遗址范围急剧扩大,向北扩展至崔村及左近区域,地表遗存分布范围超过400万平方米。象征着公共权力的大型环壕也在晚期形成,标志着周家庄遗址成为了一处大型中心聚落。

  周家庄遗址作为我国新?器时代最?的遗址之一,对于研究晋南乃?整个中原地区??时期的丧葬制度和社会发展状况都有?常重要的意义。

  清凉寺遗址:体现阶级分化的重要遗址

  2003年—2005 年,??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清凉寺史前墓地进?了科学发掘,共清理墓葬 355 座。墓地年代为距今约4300—3800年前,墓地可分为四期,其中最主要的?化遗存分属第?、三期。

文明之美看东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山西贡献

  ▲芮城清凉寺史前墓地航拍

  第?期墓葬以家族墓为主,所有墓葬的规模均较为接近,男?成员构成?例合理,墓地基本格局清楚。有专家推测这?埋葬的是居住在清凉寺东?坡头?带的部族居?,这些?可能专?从事?盐外销。 

  第三期墓葬?情地破坏掉本区域内原来已有的坟茔,并重新设计了完善的墓葬排列?案,是?种明显的侵占?为。墓主?皆为成年?,男??例为 8:2,有专家推测这是?个设在附近、以男性为主、以销售?盐为职业的机构或集团的集体墓地。他们驱逐了第?期墓主?的后代,执?了?种新兴的制度。 

  墓葬是社会制度的缩影,墓主人生前的生产、生活、思想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在墓葬当中。

  清凉寺史前墓地扼古中条山南北交通要冲,是联结食盐产地与黄河渡口的中转站。清凉寺墓地的主人生前因地制宜,可能从事与食盐销售有关的特殊职业。墓地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一个特殊群体发展、崛起、衰落的过程。

文明之美看东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山西贡献

  ▲发掘出土的玉石器

  其墓葬形制、随葬品多寡、殉人、玉礼器等表现出的社会阶层分化,是当时周边各种文化因素和理念在这里汇聚的结果,反映出中原地区正在发生一次大规模的文化变革,整个中原地区正在走向文明时代。

  碧村遗址:首次在晋西高原发现的龙山时期石城

  2014年10月至11?,??省考古研究院对碧村遗址进?了?次调查,初步确认了碧村遗址具体位置,以及小玉梁为该遗址一个核心区域。

文明之美看东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山西贡献

  ▲碧村遗址处的石砌房址、围墙及墩台

  2015 年至2017 年,经国家?物局批准,??省考古研究院对碧村遗址开展了持续性的考古发掘,进?步确认其为??晚期的?座?城聚落。

  碧村遗址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多见于灰坑中,以夹砂灰陶居多,泥质灰陶和褐胎黑皮陶次之,可辨器形有鬲、敛口斝、管流盉、蛋形瓮、高领罐、粗柄豆、大口尊等。

文明之美看东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山西贡献

  ▲双鋬蛋形瓮

文明之美看东方|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山西贡献

  ▲高领罐



 2/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万人说新疆丨“党徽大叔”:作为一名党员,这都是应该做的事情

下一篇共享机遇 共创未来——写在第二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开幕之际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