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来源:文汇报 作者:林雪琼
在中国近现代美术史上,关良是难以归类的异数,绘画题材、笔墨方式都独具一格。他的审美意识似比同时代绝大部分人都要超前,也因而,人们对他的理解与追捧迟到了三四十年。
关良的画时常尺幅不大,逸笔草草,全然不讲比例,乍一看像儿童涂鸦,让人很不以为然。而在学界看来,那些稚拙的形态恰恰流露出一种纯朴的趣味,是开一代之风的。他的画讲的是“趣味”二字,一种富于生命力的趣味。
关良诞辰120周年之际,让我们重新审视他与他的画。
——编者
关良是最早将西洋油画介绍到中国来的画家之一,他的戏曲人物油画同样独具一格。图为关良创作于1978年的油画《唐僧与悟空》,2018年曾于香港拍出996万港币
齐白石曾在关良的戏剧人物画册页上,挥毫题写 “关良墨趣”,以示对于后辈的赏识及肯定。而梅兰芳在观看了其《别姬》图后,不禁感慨关良“所画的戏剧画自有一种魅人的艺术感染力量……”
“我不识剧情,言是《白水滩》,只觉得比戏好看。不管谁是持矛武小生,不管谁是红胡青面汉。如闻金鼓声,纸上大鏖战。传神之笔殊可赞!”此为郭沫若对画家关良《白水滩》画作的题跋,而在其《晴雯补裘图》中,郭老又作七绝以赞之:“补裘撕扇逞精神,清白心胸鄙袭人。多少晴雯崇拜者,欲从画里唤真真!”,寥寥数笔,却俱可见关良戏曲笔墨画之写意传神。
戏曲人物水墨,是关良最具代表性的绘画,得意忘形,兼具点睛之妙,风神独韵。图为他的水墨画《贵妃醉酒图》,上海中国画院藏
有人说,关良的作品虽有天趣,却显稚拙,如同儿戏,且多数尺幅较小,相较于传统大师巨制,似乎难登大雅之堂。而有些人却推其为“水墨戏画”的开山鼻祖,更有甚者,从文化传承及写意精神而论,认为齐白石之花鸟、黄宾虹之山水、关良之戏曲人物,为近现代画家难以逾越之高山。
关良《武剧图》
关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上海中国画院藏
疑者有之,褒扬者亦不乏,然不管嘈杂声如何,关良先生以其笔墨意趣,题材之纯粹,气韵表现力,以及独有的个人艺术符号,开辟了迥异于文人画的艺术新领域。无怪乎,朱屺瞻曾言中国画坛可以没有自己,关良却是不可或缺的大师。
笔者私以为,关良的作品“画人之不欲画,画人之不敢画”,是当之无愧中国水墨画的先锋,其戏曲人物,得意而忘形,兼具点睛之妙,风神独韵也。
观其画作,不拘泥于对象的解剖、透视和比例,老生端方,小生潇洒,花脸豪迈,丑角灵活,旦角袅娜,笔风简朴精炼,盈尺间三两人物虎步鹰蹦,呼之欲出,演绎着戏剧人生。而传统文人画逸笔草草的墨趣,干淡浓湿的飘逸意象,也融于其中,算是“食洋而化,食古而化”的典范。
关良《霸王别姬》
以高度概括的笔墨描绘戏曲人物,自辟蹊径,成为关良有意识创作的“偏爱”
关良的戏曲人物,可溯源至其少年时那些香烟小画片的稚子涂鸦,如“武松打虎”“豹子头林冲”“西游记”“桃园三结义”等,就是这些可被随手丢弃的画片,将他引入色彩、线条、造型的艺术国度,从此影形相随。
由于对绘画的喜爱,在东瀛求学之路,关良选择放弃了投考应用化学专业,转而进入“川端研究所”学习美术,之后又进入东京太平洋美术学校开始正规学习素描及油画。
艺海的初探,对于关良而言,除了打好扎实的基本功外,对于各个艺术流派的吸收与探索,冲出国内画坛传统的清规戒律,也成了他“解放”自己,培养艺术视野及文化修养的重中之重。
对于各个来东京展览的作品,无论印象派、后印象派、立体派、野兽派、学院派,关良皆朝夕揣摩,虚心求教,以期窥得“曲高和寡”的奥秘所在。正是这种“兼容并济,海纳百川”的艺术胸怀,他逐渐领悟印象派色彩中所强调的大自然奇光异彩,如莫奈的《草垛》《教堂》,抑或后印象派中高更那富有装饰性的图式语言,梵高夸张又情绪化的造型构图,以及野兽派马蒂斯狂野扭曲的人物,几何化的物体形态等艺术概念追求。
关良《悟空戏虎》
1/3 1 2 3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重看刘海粟:真赝之外与笔墨精神|刘海粟|康有为|书法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