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七:于中丞 《聊斋志异》

  于中丞成龙①,按部②至高邮③。适巨绅④家将嫁女,妆奁⑤甚富,夜被穿 窬⑥席卷而去⑦。刺史无术⑧。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⑨守之 ,严搜装载。又出示谕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乃阴嘱吏目 :“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公曰:“此真 盗也。”二人诡辩不已。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著女衣二袭⑩,皆奁中物也。——盖恐 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著而屡出之也。

  又公为宰时 11 ,至邻。早旦,经郭外见二人以床舁 12 病人,覆 大被,枕上露发,发上簪凤钗 13 一股,侧眠床上。有三四健男夹随之,时更番 以手被,令压身底,似恐风入。少顷,息肩路侧,又使二人更相为荷 14 。于公 过,遣隶 15 回问之,云是妹子垂危,将送归夫家。公行二三里,又遣隶回,视 其所入何村。隶尾之,至一村舍,两男子迎之而入。还以白公 16 。公谓其邑宰 17 :“城中得无有劫寇否 ? ”宰曰:“无之。”时功令严,上下讳盗 18 故即被盗贼劫杀,亦隐忍而不敢言。公就馆舍,嘱家人细访之,果有富室被强寇入家, 炮烙而死。公唤其子来,诘其状。子固不承 19 。公曰:“我已代捕大盗在此, 非有他也。”子乃顿首哀泣,求为死者雪恨。公叩关 20 往见邑宰,差健役四鼓 出城,直至村舍,捕得八人,一鞫而伏。诘其病妇何人 ? 盗供:“是夜同在勾栏 21 ,故与妓女合谋,置金床上,令抱卧至窝处 22 始瓜分耳。”共服于公之神。 或问所以能知之故 ? 公曰:“此甚易解,但人不关心耳。岂有少妇在床,而容入手衾 23 底者。且易肩而行,其势甚重,交手护之,则知其中必有物矣。若病妇昏愦 2 4 而至,必有妇人倚门而迎。止见男子,并不惊问一言,是以确知其为盗也。”

  【注释】

  ① 于中丞成龙 (1617 — 1684) ——字北溟,清代永宁 ( 今山西离石 ) 人。贡生出身,康熙 时曾任知县、知府、直隶巡抚和两江总督。中丞,本来是汉代的官名,明清时也称巡抚为中 丞。

  ② 按部——上级长官巡查叫按部。

  ③ 高邮——今江苏高邮县。

  ④ 巨绅——大财主。

  ⑤ 妆奁——通称随嫁的物品。奁音连 ( lián ) ,梳妆用的镜匣子。

  ⑥ 穿窬——钻洞爬墙。窬音于 ( yú ) 。

  ⑦ 席卷而去——全部盗走。

  ⑧ 刺史无术——知府没有办法破案。刺史本来是汉代的官名,清代用来代称知府。

  ⑨ 吏目——公差的头头。

  ⑩ 袭——音席 ( xí ) ,成套的衣服。

  11  公为宰时——于成龙当县官的时候。于成龙曾任广西罗城县知县。

  12  舁——音余 ( yú ) ,抬扛,共同抬物。

  13  凤钗——旧时妇女头上带的装饰品。这里的簪作动词用。

  14  更相为荷——换肩担床。荷,背扛。

  15  隶——隶卒,旧衙门里的公差。

  16  还以白公——返回来把情况报告给于公。

  17  邑宰——本县县官。

  18  讳盗——怕讲盗贼的事。

  19  子固不承——死者的儿子坚决不承认。

  20  叩关——叫门。

  21  勾栏——妓院。

  22  窝处——窝藏赃物的处所。

  23  衾——音侵 ( qīn ) ,被子。

  24  昏愦——神志不清。愦音愧 ( kuì ) ,胡涂。

  【译文】

  于成龙中函巡视到江苏高邮县,正赶上一户豪绅要嫁女儿,嫁妆十分丰富,不料夜间被 盗贼挖通墙壁全部偷走了。当地的官府束手无策。于公得知后,就叫关闭三面城门,只留一 个门放人出入,派了公差把守,严格搜查行人所带的东西。同时布告全城居民,命令各自回 家,等待第二天大搜查,一定要查出赃物在什么地方。他又暗中吩咐守门的公差:“如果有 人一再进出城门,就抓起来。”过了中午,果然抓到两个人,他们除了身上穿戴以外,并没 有携带别的东西。于公竟说:“这是真正的盗贼。”两个人狡赖不止。于公命令解开他们的 衣服进行检查,发现袍子里面穿着两套衣服,都是丢失的嫁妆。——原来是盗贼怕第二 天全城搜查,急忙转移赃物,可是赃物太多,又不能公开携带,只好把女服穿在里面,多次 出入城门。

  于成龙当县官的时候,有一次到邻县去办事。早上经过城外,看见两个男人用床抬着一 个病人,上面蒙着大被,枕头上露出头发,头发上面插着一支风钗,侧卧在术上。还有三四 个壮汉在两旁紧跟着,时常轮换着用手塞被子,把被子压在病人身下,象是怕风吹进去。隔 了不大一会儿,就把床放在路边歇息,再换两个人去抬。于公看后,派公差去问是怎么一回 事 ? 回答说是妹子病危,送她回夫家。于公走了两三里,又派公差回去,看这些人进到哪个 村子。公差跟在后面,见到他们停在一所房子门前,有两个男人出来把病人接了进去。公差 回来报告于公。进城后,于公问本县县官:“城里有没有发生抢劫案 ? ”县官说:“没有。 ”当时,惩办制度严酷,上下都怕谈盗贼的事情,即使真的被抢了,也隐忍下来不敢声张。 于公住进公馆,嘱咐随从人员详细查访,果然有个富户,被强盗闯进家门,主人被活活烫死 了。于公把死者的儿子叫来,盘问经过的情况,他坚决不承认有这回事。于公说:“我已经 把强盗抓住了,并没有别的意思。”死者的儿子这才叩头哀泣,请求给他父亲报仇。于公登 门拜访当地的县官,同时派出身强力壮的公差,四更出城,直奔那个村舍,当场捕获八个人 ,一经审问都认了罪。又问那个有病的女人是谁 ? 盗贼们供认:那天晚上住在妓院里,同妓 女串通,把抢劫来的财物放在床上,叫她装病躺在上面,送到窝赃的地方,然后分脏。这件 案子破获后,大家都佩服于公精明。有人问怎么看出那些人就是强盗呢 ? 于公说:“这很容 易解释,只是一般人不去关心罢了。一个年轻妇女躺在床上,怎么能让男人把手伸进被子里 ? 而且时常换人抬着,看样子很沉重,又用手交叉护卫,可见其中必有财物。如果妇女患病 危急,必然由妇人在门口接应,为什么只有男人出来,却不见他们惊问一句,由此可以断定 他们是一伙盗贼。”

  八:假雷杀人 《阅微草堂笔记》①

  雍正壬子②六月夜,大雷雨,献县③城西有村民为雷击。县令明公晟④往验,饬⑤棺殓矣。越半月余,忽拘一人,讯之曰:“尔买火药何为 ? ”曰:“以取鸟 ! ”诘曰:“以铳⑥击鸟,少不过数钱,多至两许,足一日用矣,尔买二、三十斤,何也 ? ”曰:“备多日之用 ! ”又诘曰:“尔买药未满一月,计所用不过一二斤,其余今藏何处 ? ”其人词穷。 刑鞫之,果得因奸谋杀状,与妇并伏法。

  或问:“何以知为此人 ? ”曰:“火药非数十斤不能伪为雷,合药必以硫黄。今方盛夏 ,非年节放爆竹时,买硫黄者可数⑦。吾阴使人至市察买硫黄者谁多,皆曰某匠;又阴察 某匠卖药于何人,皆曰某人,是以知之。”又问:“何以知雷为伪作 ? ”曰:“雷击人自上而下,不裂地,其或毁屋,亦自上而下。今苫⑧草屋梁皆飞起,土坑之面亦揭去,知火从下起。又此地去城五六里,雷电相同。是夜雷电皆盘绕云中,无下击之状,是以知之。尔时 其妇先归宁⑨,难以研问,故必先得是人而后妇可鞫。”此令可谓明察⑩。

  【注释】

  ① 《阅微草堂笔记》——作者纪昀 (1724 — 1805) ,字晓岚,河北河间县人。清代乾隆时进士,官至协办大学士,是乾隆皇帝的宠臣,曾受命编辑著名的《四库全书》,任总纂官,死后谥文达。昀音匀 ( yún ) 。

  ② 雍正壬子——雍正是爱新觉罗·胤祯在位时的年号。壬子是雍正十年,即公元 1732 年。

  ③ 献县——河北戴县。

  ④ 明公晟——明晟是当时献县的知县,公是尊称。晟音胜 ( shènɡ ) ,光明兴旺。

  ⑤ 饬——音斥 ( chì ) ,命令。

  ⑥ 铳——音冲 ( chònɡ ) ,旧式火枪。

  ⑦ 可数——可以计数,不多的意思。数音署 ( shǔ ) 。

  ⑧ 苫——音山 ( shān ) ,草垫子或草帘子。

  ⑨ 归宁——妇女回娘家看望父母。

  ⑩ 明察——精明细致。

  【译文】

  雍正十年六月一天夜间,暴雨巨雷,献县城西有个村民被雷击死。知县明晟前去查验后 ,叫入殓埋葬。过了半个多月,突然拘捕一人来,明晟问他:“你买火药干什么 ? ”答说: “用来打鸟 ! ”又问:“用火枪打鸟,少则几钱,至多一两多,足可用一天。你买了二三十 斤,为什么 ? ”答说:“准备用很多天 ! ”再问:“你买火药不满一个月,估计用去不过一两 斤,剩下的那些放在哪里 ? ”这个人回答不上来,用刑审问,果然查出了因为奸情谋杀的情 况,于是和那个妇女一起处死。

  有人问:“怎么就知道是这个人 ? ”答说:“火药非有几十斤不能做假雷,但是配药必 须要用硫黄。现在正是大热天,不是年节放花炮的时候,买硫黄的没有几个人。我暗中派人 到市面上打听谁买硫黄最多,都说是某个匠人;又暗中查访某匠人卖药给什么人,都说是某 人,因此就知道是他干的。”又问:“怎么知道雷是假造的呢 ? ”答说:“雷击人总是从上 往下,不会轰开地面;如果击坏房屋,也是从上往下。现在草苫子屋顶梁柱都飞起来,屋内 炕面也被揭开,知道火力是从下面起来的。同时,这里离县城只有五六里,击雷闪电是一样 的。当天夜里雷电都在空中盘绕,并没有下击的情况,所以知道雷击是假的。那时死者的老 婆已经先回娘家,难以审问她,必须先查明这个人才好拘审妇人。”这位县令办案真是精明 能干 !

  九:当庭认子 《折狱龟鉴》

  前汉时,颍川①有富室兄弟同居,其妇俱怀妊②。长妇胎伤匿之,弟妇生男,夺为 己子。论争三年不决。郡守黄霸③使人抱儿于庭中,乃令弟娣姒④竞取之。既而长妇持 之,甚猛;弟妇恐有所伤,情极悲怆⑤。霸乃叱长妇曰:“汝贪家财,固欲得儿,宁虑或 有所伤乎 ! 此事审⑥矣,既还弟妇儿。”长妇乃服罪。

  【注释】

  ① 颍川——郡名,在今河南以禹县为中心的一带地区。

  ② 妊——音任 ( rèn ) ,怀孕。

  ③ 黄霸 (? —前 51 年 ) ——字次公,西汉淮阳阳夏 ( 今河南太康 ) 人。汉宜帝刘询时任扬 州刺史、颍川太守。后升任御史大夫、丞相,封建成侯。《汉书》有黄霸传,但未记载这段 故事。

  ④ 娣姒——音地似 ( dì sì ) ,即妯娌。弟媳为娣,嫂嫂为姒。

  ⑤ 悲怆——悲伤。

  ⑥ 审——清楚,明了。

  【译文】

  前汉的时候,颍川郡有个富户,弟兄共同生活在一起,他们的妻子都怀了孕。嫂嫂因伤 胎孩子未活,她隐瞒了这事,弟媳生下的男孩,被她夺去,硬说是自己生的儿子。双方对此 争辩了三年没有解决。太守黄霸派人把孩子放在院子里,叫她们两人争抱。嫂嫂上前硬拉小 孩,举动粗暴;弟媳则怕伤了孩子,表情悲伤。黄霸见到这些情景便大声斥责嫂嫂:“你贪 图家产,只想抢去孩子,难道不怕伤了他吗 ? 这件事已经清楚了,立即把孩子交还给弟媳。 ”嫂嫂于是认罪。

  十:秤一知十 《折狱龟鉴》

  汉孙宝①为京兆尹,有卖环馓②者,偶与村民相逢,击落环馓尽碎。村民认填③ 五十枚,卖者坚言三百枚,因致喧争。宝令别买环馓一枚,秤见分两,乃都秤碎者,纽折 ④立见元数,众皆叹服。

  【注释】

  ① 孙宝——字子严,汉代颍川鄢陵 ( 今河南鄢陵县 ) 人。汉成帝时任京兆尹,汉哀帝、 平帝时,先后任司隶、司农。《汉书》有传。

  ② 环馓——食品,用糯粉和面,捻成环形,用油煎成,或叫环饼。

  ③ 认填——认赔。填是填补。

  ④ 纽折——秤纽高低。折是数量成分。

  【译文】

  汉代孙宝任京兆尹,有个卖环馓的偶然同一个乡下人相撞,环馓坠地都摔碎了。乡下人 认赔五十枚,卖环馓的一定说有三百枚,以致发生争吵。孙宝叫人从别处买来一枚环馓,秤 出一枚的分量,然后再秤那些摔碎了的,从秤纽高低上立刻算出原来总数共有多少,大家都 赞叹佩服。

  十一:查验笔迹 《三国志》

  时有投书①诽谤者,太祖②疾③之,欲必知其主④。渊⑤请留其本书,而不宣露。其书多引《二京赋》⑥。渊敕⑦功曹⑧曰:“此郡⑨既大,今在都辇 10 ,而少学问者。其简开解年少,欲遣就师。”功曹差三人,临遣引见,训以:“所 学未及《二京赋》,博物 11 之书也,世人忽略,少有其师,可求能读者从受之。”又密喻旨 12 。旬日得能读者,遂往受业。吏因请使作笺 13 ,比方 14 其书,与投书人同手 15 ,收摄 16 案问,具得情理。

  【注释】

  ① 投书——此处指写匿名信。

  ② 太祖——指魏太祖曹操。曹操死后,其长子曹丕代汉称帝,追尊他为太祖。

  ③ 疾——同嫉,憎恨。

  ④ 上——指写诽谤信的人。

  ⑤ 渊——国渊字子展,乐安 ( 今山东惠民县 ) 人,是汉末学者郑玄的学生,曾任魏郡太 守。本篇选自《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⑥ 《二京赋》——东汉时著名科学家、文学家张衡所作的《西京赋》和《东京赋》, 合称《二京赋》。是他游历西京长安和京都洛阳以后,仿照班固《两都赋》,精心构思写了 十年才完成的,它描述了汉代的宫殿园囿、民情风俗,是张衡的文学代表作。

  ⑦ 敕——训示。

  ⑧ 功曹——衙门里的办事人员。

  ⑨ 此郡——指魏郡,在今河北临漳一带地区。

  10 都辇——都辇或者辇下,皆泛指京城。辇音碾 ( niǎn ) ,皇帝坐的车子。

  11 博物——博识,内容广泛。

  12 喻旨——告知用意。

  13 笺——书信,题词。

  14 比方——对照查看。

  15 同手——同一手笔。

  16 收摄—拘捕。

  【译文】

  当时有人写匿名信进行诽谤,魏太祖很憎恨,一定要查出这个人来。国渊请求留下原信 研究,但却不加声张。这封信中多处引用张衡写的《二京赋》。国渊就对属员们指示说:“ 魏郡很大,又近京城,但缺少有学识的人,应当选拔年轻人,派出去从师学习。”下边选出 三个人,临行时,国渊又召见他们指出:“过去所学没有涉及《二京赋》,这是内容广泛的 著作,一般都忽略了,也少有这方面的师资,可以寻找熟悉《二京赋》的人,跟他学习。” 又暗中告知用意,十天以内果然找到了懂得这篇著作的人,于是前去求教学习。官吏也请他 写信题词,拿来同匿名信相对照,是同一笔迹,据此拘捕审讯,得知了全部情节。

  十二:口中无灰 《折狱龟鉴》

  张举,吴人①也,为句章②令。有妻杀夫,因放火烧舍,称火烧夫死。夫家疑之, 诉于官,妻不服。举乃取猪二口,一杀之,一活之,而积薪③烧之,活者口中有灰,杀者 口中无灰。因验尸,口果无灰也。鞫之服罪。

  【注释】

  ① 吴人——三国时吴国人。

  ② 句章—今浙江慈 县。

  ③ 积薪——堆起柴草。

  【译文】

  张举是三国时的吴国人,任句章县令。有个妇女杀死丈夫,然后放火烧了房子,说是失 火烧死丈夫。丈夫的亲属表示怀疑,告到了官府,但是妻子不承认。张举就叫人赶来两口猪 ,一口杀死,一口活着,堆起柴草围着烧,活猪嘴里有烟灰,原来杀死的那口猪嘴里没有灰 。按这个道理再去检验丈夫的尸体,口中果然没有烟灰。经过审讯,妻子才认罪伏法。




上一篇2017年中考语文文言文案例(一)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