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学习这篇辩论稿,应在倾听领悟的基础上,积极参加实践活动,在具体活动中逐步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那么同学们赶快一起来看看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知识点!

【原文欣赏】《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

[论辩背景]某中学一名高三学生,把自己在网络上受到很高评价的小说和正式发表的教育论文结集出版,声称出此书的目的是为了被着名高校特招,一时引起广泛关注,进而引发了一场“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的辩论。

[观点陈说]

甲:自1977年恢复以来虽历经改革却仍然维持其主要原则的高考制度,可以说是中国社会中最为公平的一项制度,也是最受中国老百姓信赖的一项制度。毫无疑问,这项制度在其变迁过程中已经生长出许多薄弱环节,比如不同地区的不平等的录取分数线、特殊人群的加分、保送生和特招生等等。它们之所以成为高考制度易受攻击的软肋,正在于它们与高考制度所以立足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正平等原则直接冲突。

不过,这些附加规则因为仍然有比较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限制,所以从一定程度上来说,仍然处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内,尽管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消极的后果。如果在现有的高考制度之下,人们扩大这些附加规则的内容,比如扩大特招生的范围和保送生的数量,那么就无异于努力促使这些薄弱环节溃决。如果具有文学特长的人应当特招,那么具有经济特长的人是否也应当特招?与此同理,具有管理特长的人也应当特招,具有政治特长的人,具有电脑特长的人,一概都在应当特招之列。在人们越来越平等地看待一切合法职业的今天,每一种才能和职业的特长都有其独特的价值,都应当受到社会的尊重,但如果它们因此而成为某些人应当为大学特招的理由,现行的整个高考制度就会因此而崩溃。每一个希望获得特招机会的人都希望将这种特权限制在包括自己在内的少数人之内,否则它就不算特例而成为一个通例,也就不再有其必要了。

乙:但实际上,理科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不都作为“特例”而被特招了吗?为什么文学特长生就偏偏不能呢?可能体育特长生、文艺特长生、其他特长生,有一个可以量化的、硬性的标准。说我在国际上拿了金牌回来了,这个金牌是无可非议的。问题是文学就很难量化呀。这位高三学生的书写得好,一些看过这本书的教授、学者、作家,都有这个共同的认识,他阅读了大量的学术着作,然后用形象化的办法,编在他的小说里了,他对人事沧桑的感慨,对语言的运用,调动语言的机敏,这些的确是很多中文系毕业生也达不到的。你觉得没法量化就不特招,对那些真正有文学天才的人来说,是不是一种不公平呀?

丙:中国的科举制度延续了1500多年,千锤百炼,可以说已经成为世上最完美的人才选拔制度。即使考试方法略有不妥,但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比其他任何方式都要来得公正、来得合理。惟有考试制度使得所有人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从而实现了公正。

大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知识分子,大学要向社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而素质是什么?考察古今中外人才的状况,我得出一个结论:从智商方面说,素质应是指一个人智力水平的发达程度、思维方式的完善程度、掌握知识量的多少及其体系化的程度。素质这种东西必须经过长期的培养,短短的大学四年是无法造就一个德、智、体、关全面发展的人才的,所以大学一定要对入学的学生进行严格选拔。中小学的课程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素质,不能够达到一定的培养要求,显而易见就不具备大学入学的考核条件。

则,不论对于自然界还是社会领域来说都是如此。平等从表面上看是道德的,它似乎体现了对于弱势群体的同情,然而实际上它是最不道德的,因为它破坏了人类赖以存在的最基本的潜规则______诚信。这位同学妄图凭着一本小说绕开游戏规则,正是极不诚信的表现。小小年纪就如此,他的将来还堪问吗?凡是尊重规则的人必然同时是一个诚信的人,是一个不知道投机的人。

丁:丙认为“平等是公正最大的敌人”,“实际上它是最不道德的”。不知道这是在哪所高校学到的公正平等观。平等在丙那里已经是一个贬义词了。按照丙的逻辑,那么也可以说“公正是平等最大的敌人”。我没有工夫给丙上语文课,还是请你自己买几本词典,好好查查平等和公正的来龙去脉吧。

丙根据这位同学想被特招的事,就断定他“极不诚信”,真是泰山压顶,雷霆万钧。这不但堵死了他上大学的路,而且把他的整个人品都公开否定了。但是,你没有真凭实据就断定一个不熟识的人“极不诚信”,那么,你的诚信又在哪里呢?对一个即将走进高考考场的少年人如此妄加指斥,你的良知何在?

简介:

本文编排于第四专题“走进语言现场”的第三板块“交锋时刻”。本专题在设计上强调实践性,引导学生“走进语言现场”,在交流表达的实践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培养人际交往的文明态度。作为现代公民的重要素养,口语交际能力显示着一个人的语言水平,更体现着一个人的自信与智慧、教养与风度,而“交锋时刻”则是思想与语言的交锋,更是气度与修养的展示,它让我们懂得论辩是智慧的碰撞和较量,具有严密精确的理性色彩和振聋发聩的思辩力量。

背景:

2002年5月,武汉市的一位高三学生,把自己在网络上受到很高评价的三篇小说和一篇在《东方》杂志上发表的教育论文结集为《愤青时代》出版,声称出版此书的目的是为了取得北京大学的特招资格,一时引起广泛的关注。一些教授和学者充分肯定这位同学的文学才华,对《愤青时代》的成熟表示惊异。7月3日,中央电视台一套《十二演播室》栏目播出北京大学的两位老师和其他人士就此展开的辩论,引起巨大反响。众多网民也纷纷发表看法,就“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展开论辩。

字词:

凯旋(xuán)

效应(yīnɡ)

执着(zhuó)

载人(zǎi)

积蓄(xù)

择菜(zhái)

痴迷(chī)

赡养(zhàn)

空巢(cháo)

拖累(lěi)

拎着(līn)

融洽(qià)

(1)阅读甲方观点陈说,分析高考制度的核心原则内容具体指什么。

(2)试概括各方的基本观点。

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试从立论是否有理,陈述是否明晰,辩驳是否恰当,谈吐是否文雅等方面对各方的发言作简单评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针对这一话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不超过300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解析:

(1)分数面前人人平等。

(2)甲:不赞成特招文学特长生。因为特招没有明确的标准和严格的限制,会使高考制度崩溃。

乙:文学特长生也应该特招,不能因为没法量化而埋没了文学天才?

丙:反对特招文学特长生,认为绕开游戏规则,是极不诚信的表现。

丁:没有对切辩题,只是回击丙的片言只语,指

出不能对即将走进高考考场的少年人妄加指斥。

(3)甲、乙、丙、丁的辩论各自的特点:甲:客观冷静,措辞严谨,两段各围绕一个观点,段内推理比较严密,但两个观点自相冲突。乙:抓住了甲两个观点的矛盾,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论证手法灵活,运用反问句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带有鲜明口语色彩,感情色彩浓。丙:立论比较片面,有的观点显得偏颇,推论也比较武断,尤其是后面的指责的话语,显然有失公允,语言没有分寸,不够文雅。丁;为反驳丙而偏离论题,道理虽对,但语言充满讥讽,火药味浓,不够冷静,有失风度。

(4)略

以上就是我们给同学们整理的文学特长生能否特招知识点啦!




上一篇北师大版高二年级语文下学期三单元祝福知识点|高中语文基础知识总结|高中语文基础知识大全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