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1

一、说教材:

《迟到》是鄂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的第8课。这是一篇饱含深情的叙事散文。文章以倒叙方式,回忆和描述了“我”童年上学因赖床而挨打的往事,写出父亲对“我”管教很严厉又很疼爱,表达出“我”对深沉父爱的理解和感受。

课文共16自然段,可分五个部分来理解: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交代父亲既疼“我”,又对“我”管教很严。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我”有赖床、上学常迟到的坏习惯,为下文发生的事情作了铺垫。第三部分(3至12自然段)详细叙述“我”赖床不想上学而遭到父亲痛打一事。第四部分(13至15自然段)写父亲在“我”挨打后来到学校看“我”,为“我”送衣服,并给“我”两块钱。第五部分(16自然段)写“我”从此改掉了迟到的坏习惯,变成一个早起、勤奋的学生。

文中的第三、四部分值得品味,重点写了两件事:一是父亲发怒打了“我”;二是父亲到学校给“我”送衣服、送钱。这两件事很鲜明地刻画了一个严厉又慈爱的父亲形象。因为父亲的爱,也因为作者对这份爱的理解,所以才会改掉迟到的习惯,才会有了将来的所为。

根据上述课文特点,以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结合本班学生实际,第二课时教学目标如下: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3、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教学重难点: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

2、重点学习课文中描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明白作者对严厉的父爱的理解和思想上的转变过程,进一步体会人物的心理变化。

二、说设计思想:

(一)注重单元目标与课时目标有机结合。

《迟到》是第三单元中的一篇课文,这一单元的导读明确指出:“学习本单元课文,认真品味有关词句,体会文章中丰富的情感。”在教学中,我紧扣这一目标,适时引导学生品读体现父亲严爱与疼爱的词句,从中体会父亲深沉的爱,了解爱的真谛,引导学生品读心理活动的语句,从中感受人物的心理变化。

a)注重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供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而质疑是“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前提条件。年段目标提出“继续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根据《语文课程标准》、年段目标以及高语组的小课题“培养学生质疑问难能力的策略研究”,我在教学中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

1、引导学生抓住中心句质疑问难。如第1自然段总领全文,是的中心句。通过品读这一句,学生感悟到这是一个既疼“我”又对“我”管教很严的父亲。我因势利导,问:“读了这句话,你想知道什么?”我相信我的这一“石”定会激起“千层浪”,学生围绕这句话一定问:“父亲是怎么疼我的?”“父亲是怎样严厉管教我的?”“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父亲到底有多严?”等等。

2、引导学生抓住难点质疑问难。通过对第三部分的学习,学生都明白“我”被父亲狠狠地打了一顿,可到第五部分时,父亲又到学校给“我”送衣服送钱,爸爸的这一举动肯定会在学生心中打下大大的问号。针对这点,我引导学生主动说出自己的不解。

(三)透过重点词句品味,引导学生读进去,体会情感。

抓住重点词句解读是阅读教学的基本内容。在设计中,紧抓表现父亲生气时的神态、语言、动作方面的字眼,还有“竟”和“居然”两处句子和相关段落进行品味,引导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1)联系上下文。(2)抓住重点词。帮助学生逐步感受父亲的严厉,为后面体会“严中有爱”作铺垫。

(四)注重朗读指导,体现语文特色。

以读为本为学生真实创设了与文本对话的广阔空间,在设计中采用了不同形式的读,而且每一次的读都有不同程度的要求和目的,如突破难点的细读,升华情感的引读,以读贯穿了整个学习过程,学生在读的过程中体会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领悟到了文章的表达方法,同时通过有声有色的读文,使学生更多、更直接的与文本对话,使课堂教学回归了语文教学的本体,体现了语文课的特点,

(五)阅读中要注重评价。

阅读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独特个性体验的评价,评价的语言要丰富,评价的方式要多样。不仅要有语言性的评价,还要有非语言性的评价。因而在设计中我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了相关的预设评价,不仅给予他们正确的引导,而且想以此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六)注重课堂的预设和生成。

学生是充满情感、富于想象、极具个性的生命体。因此,我在教学设计时不是框定一个僵化的.路线,而是以人为本,充分预想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问题,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板块。这几个活动的板块可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进行穿插变化。这集中体现在研读课文的第3至10自然段中具体体现父亲严厉那几句话的教学设计上。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2

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预习课文的习惯,对于文中出现的易读错的字音,大多可通过查字典等方式把音读准。一些生词也可利用查阅工具书、联系上下文体会等方法,在课前初步理解,个别弄不清含义的,可随着课文深入学习时,再加深认识。

及本单元学习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正确的面对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不但要让大家受到思想道德上的教育,更要指导自己今后的行为实践。因此了解作者林海音的成长经历及她后来取得的成就,会更好地激励学生懂得每一个人在面对错误、改正错误时,除了有客观环境的影响与帮助,还要有个人主观的努力。基于以上目的,在学文前可组织学生到图书馆或上网收集有关林海音的作者资料,了解她的生平事迹及创作成就等,针对资源有限的农村学校,教师可直接提供给学生一些相关资料,供大家参考。

教学内容分析:

《迟到》是第九单元的一篇阅读课文,主要讲述了作者小时候上学经常迟到,在一个雨天被父亲痛打一顿后心存怨恨。后来,在老师的帮助和父亲的关怀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及时改正,从此成了第一个到校的学生。

上学迟到是一个很难完全避免的问题,每一位同学都有过类似的经历。著名作家林海音在叙述这件事情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切身感受和父亲的做法、态度细致刻画出来,将一个一年级小学生雨天迟到的故事,依照事情的发展,娓娓道来,告诉人们只有勇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并改正,才能使自己很快地成长起来。

语言平实,条理明晰,有铺垫,有高潮,有发展,有尾声,故事跌宕起伏,完整而不呆板,以小事见真情,让读者领悟到了父亲对孩子严厉而又深切的爱。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理解作者因为体会到了父亲“严”和“疼”中含着的爱,改掉迟到这一习惯的过程,感受父亲那份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作者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运用已经掌握的“品词析句”的阅读方法,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初步领悟前后照应、先总结后分述的写作方法。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认识改正错误、从小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坚持自检与反思,正确对待错误的良好品质。

教学难点分析:

1.概括父亲关心我的具体事例,从中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抓住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词句来感受父亲既严厉又深沉的爱,及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板书课题)同学们,你有过迟到的经历吗?说说你迟到的原因及你当时的心情。

2.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迟到》,看看文章中的“我”是什么原因迟到了,这些事又给她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齐读课题)

二、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次浏览,思考: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指名回答)

3.默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

4.师生共同归纳主题性问题:①父亲对我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这两种态度说明了什么?②父亲为什么对我这么严厉?③父亲到底是怎样爱我的?

三、精读,理解感悟。

(一)学习第1自然段。

1.带着问题①,自读自学第1自然段。(指名回答,板书:很疼、很严)

2.语言训练:将这句话改换语序读一读,说说你读后的不同体会和感受。

①我的父亲很疼我,但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

②我的父亲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但是他很疼我。

(二)学习第2自然段。

1.自由读第2自然段,说说从哪些地方你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呢?

2.指名回答。

(三)学习第3-10自然段。

1.自由读第3-10自然段,说说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到父亲对我很严很严?(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描写父亲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去理解)(板书:很严很严)

2.父亲为什么这么严厉地打我?读文,找出作者的表现说明我该打的原因。(结合课后习题3理解,体会我的心理活动)

3.我挨打最后的结果当然是上学去了。但我不想去上学,有情有可原之处吗?

4.有,为什么父亲还是打了,最后又为我送来了夹袄和钱呢?你有过这样的情况吗?你的心情如何?此时,我的心情又是如何?

过渡:我的感动不仅仅是因为此,而是韩老师的教育让我体会到了父亲对我的深沉的爱。下堂课,我们继续学习,细细品味。

四、布置作业。

1.反复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承上启下,激发学习兴趣。

1.上节课,我们学到我挨打后,还是去上了学。然而,在韩老师要我们静默时,我听着,听着却鼻子不禁抽搭起来,想要哭。我为什么会这样?当时,我都想到了些什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说一说。

2.学生静思后,指名回答。(体会我在韩老师的引导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理解到父亲打自己,是关心自己良好品质的形成,对自己的严厉是一种真正的爱。)

二、继续学习。

(一)学习第13-15自然段。

1.自由读第13-15自然段,说说父亲又是怎样疼我的?(引导学生抓父亲的动作体会)

2.联系前文,说说你对父亲爱的理解。并完成下列填空。

()是我的父亲很疼我,()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是他对我深沉的爱。

(二)学习第16自然段。

1.是啊!无论是我的父亲很疼我,还是他管教我很严,很严很严,这都是他对我深沉的爱。(板书:深沉的爱)

2.能享受这么深沉的爱,要是你,你有什么想法?又决定怎么做呢?(指名说)

3.带着你刚才的想法和感受读最后一自然段。

4.指导感情朗读。(轻松、愉悦、充满感激)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熏陶情感。

1.我能有如此的改观,都源于——(父亲深沉的爱),带着这种体会再读第一自然段。

2.在头脑里回顾一下,作者是怎样写让她感动的生活经历的?(选取典型事例,有详有略叙述,前后对比来突出重点;注重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特别是心理描写来表达人物的思想情感)

3.相信,你也会像作者一样有让自己感动的生活经历,学着作者那样说一说、写一写,与大家分享吧。

四、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8.迟到

很疼 很严,很严 很严

深沉的爱

自我问答:

每个人都会有犯错误的经历,在改正错误的过程中,既要有主观的努力,也离不开客观环境对我们的影响与帮助。中的父亲对作者认识和改正错误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让学生感悟出作者如何在父亲的严厉与慈爱中认识和改正错误的这一中心,教师采用了直接插入重点部分,运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教学,使学生在对比的体验中理解文章的中心,正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所明确要求的,要让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重视学生阅读的体验和感受”。在整个教学设计中,教师注意发挥主导作用,充分的考虑学生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大胆放手,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多次读文、勾画重点、做好批注、交流讨论等方式自读自悟,品味文本的内涵,获得思想启迪。同时还注意把“语文天地”中的相关内容整合到了课文的教学中。此外,北师大版教材图文并茂,教师充分的运用了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图文对照,加深了对文本的理解,唤醒了学生的经历与体验。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3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习生字5个;理解并积累本课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能力目标:理解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品味感悟对待错误要敢于面对,勇于改正,要善于反思和自省。

教学重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对待错误 。

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如何面对错误。

教学方法:

指导法

学习方法:

小组合作讨论

教具准备:

小黑板

课时计划:

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激情诱趣

1、利用上课之前的这段时间咱们来背上几首诗词。

2、评价。过渡:其实,我国古代的著作中有很多名句很富有哲理,也值得大家诵读。史学名著《左传》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他的意思是说?

3、是的,谁都会犯错,那天我就出错了?怎么办?你有过犯错的经历吗?敢在这么多人的面前说说吗?

过渡: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人都会犯错,这并不稀奇,著名作家林海音小时候就经常犯这样一个错—迟到,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一课,相信能带给你启发。

4.读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大家已经进行了预习,现在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的情况。

2、汇报读书情况。

3、预习了,刚才我们又进行了再次阅读,谁能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评价,那么在预习的过程中你还有哪些不懂的问题吗?(注意归纳)

三、个性阅读2—13自然段,解疑品赏。

1、读书贵在有疑。刚才有同学问:父亲为什么要狠狠地打我?狠狠地打,打得狠吗?浏览课文,找出相关的词句。

A打的动作

B打的声音:咻咻

C打的过程

D作者的伤痕

我们来读读这句话,体会一下父亲打我究竟有多狠

(出示句子)我挨打了!你觉得这句话应该怎样读?

2、就这样,体会着作者挨打时的心情,先读出这句话,再把她没有说出口的话讲出来。

3、小结:注意学生关注的方面和运用的读书方法。

4、我挨打了,父亲狠狠地打了我,我委屈,我生气、我怨恨,我不解,我究竟该不该打,不打不行吗?同学们,你们怎么看?请大家再读课文,能不能从文中找出有说服力的句子,抓住关键的词,关键的字,甚至一个标点来谈谈你的看法。

可能关注的内容有:

A不该打:

(1、已经这么晚了,等起来,洗脸,扎辫子,换制服,再走到学校去,准又是一进教室就罚站在门边)那罚站的滋味可不好受呀。

(2、同学们的眼光会一个个像你投过来,我虽然很懒惰,可是也知道害羞呀。)对呀,多难为情的事啊,让同学们当成笑柄了。

(3、最糟的是,爸爸是不许小孩子上学乘车的,他不管你晚不晚 。)如果能乘车去,或许还来得及,可爸爸偏偏不允许。

(4、在这夏天的时候,还要被妈妈打扮得穿着肥大的夹袄,拖着不合脚的大油鞋,举着一把大油纸伞,一路走到学校去。)

B该打:

(1、每天早晨醒来,看到阳光照在玻璃窗上,我的心里就是一阵愁,……准又是一进教室就被罚站在门边。)每天都迟到,要是养成了这样的习惯,那还了得?该打。

(2、等一下,妈妈进来了……)妈妈都催促过了,还赖在床上,过分。

(3、爸爸进来了……居然有勇气不挪动)你不仅找到了有说服力的句子,而且还注意了上下文之间的联系,所以你的发言很精彩,是呀,爸爸那么严厉,生气地发出好几次命令,我竟然连挪都不挪一下,这不是找打吗?

(4、①师:不就这一天不去上学吗?没什么关系吧?——生:学不到知识,养成坏习惯,就什么也学不到了。

5、过渡:不去就不去吧,就一天,没什么吧?那父亲为什么还要狠狠得打我呢?

6、因为我的表现太令人生气,更因为父亲怕我养成坏习惯,所以才会打我,才会这样狠狠地打我,我们再一起来读这段话,老师读所有写父母的话,你们读所有写我的话,用心地读,一边读一边体会。

7、自由熟读2—13自然段。

四、作业布置

1、熟读课文,识记生字。

2、查阅林海音的资料(尤其是成绩)。

板书设计:

迟到

林海音

动作:拖 抄 抡

声音:咻咻

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

伤痕:鼓起的红肿的鞭痕

第二课时

一、复述故事内容导入

回忆挨打的内容。

二、精读14—19自然段。

1、爱得深,才会恨之切,爱得真,才会狠下心,下得去手啊。父亲狠狠地打了我,后来又赶到学校来为我送东西,这又是为什么呢? 课文中是这样写的,谁来读一读,同学们想一想打了我,为什么还来送东西?

2、是的,同学们说的就是父亲来送东西的用意啊。看着我坐车上学狼狈、痛苦的背影,听着我惨烈、哽咽的哭喊,想起我红肿着的鼓起的伤痕,父亲哪里放得下心呢?于是他来了,带着夹袄和铜板来了,可见到我了,却什么也没说。父亲的爱就是这样,有时是严厉,有时又是深沉。此时此刻,那个刚刚还因为挨了父亲的打而委屈、生气、不服,甚至有些怨恨的我面对着父亲,会说些什么呢?

3、这段刻骨铭心的往事,改变了作者,那个每天早晨都迟到的女孩,成了每天都站在校门前等待校工开栅门的早到女孩。作者能发生如此这番的变化,父亲给了很大的影响,大家再想想,除了父亲,还有什么原因吗?你是从哪里感受到这一点的?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

三、情感升华 拓展延伸。

1、是的,因为有了父亲这份厚重的爱,也因为我读懂了、理解了父亲的爱,所以我才会有了从迟到到早到,甚至来不及吃饭也要赶到学校的变化,然而改变的又何止是这些呢?课前大家查阅了关于林海音的资料,关于她后来的发展,你们了解多少?

2、看来,由此改变的还有林海音的未来和人生。还是那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课前大家说出了自己的错误,现在,从迟到的故事里,从林海音身上,我们读懂的已经不仅仅是敢于面对错误,相信大家在生活中,在错误面前会做一个真正坚强的人。

四、布置作业

1、熟读课文。

2、找关于名人面对错误的文章读一读。

板书设计:

迟到

林海音

动作:拖 抄 抡

声音:咻咻

过程:从床头打到床尾

伤痕:鼓起的红肿的鞭痕

花夹袄

铜板

五年级语文迟到教案4

一想到“十一”长假我忘布置学生预习第8课《迟到》,今天的课有可能无法上下去,心里就特别担心。没想到,上完这课后才知道,我的担心是多余的。

8号一早我就走进教室叫学生认真读课文,好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在学生读书时,我扫视了他们的书,原来孩子们都已做了预习。

我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思路:

一、课前活动,铺垫文本:师生交流,自己上学有没有迟到?迟到时父母和老师是怎样对待的?你是如何看待迟到的?之后再简介林海音,让学生初步感知林海音对这一事念念不忘的原因。

二、课堂对话,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书中哪句话告诉我们父亲给我的印象?

2、品读课文,理解感悟,让学生品读课文后,自主交流读书收获。全文主要抓住以下两个问题

(1)从哪里可以看出父亲打得非常狠?这部份我主要是通过让学生的从读中引导感悟父亲的“严”。

(2)父亲打“我”后,为什么又来到学校送夹袄和两元钱?这部分的学习我主要是引导学生边观察图边想象画面来感悟父亲对我的“爱。”

三、潜入文本,展开辩论。

以“小海音是否该挨打”让学生再次从文本以及现实生活中找出足够的有说服力的句子来谈谈自己的观点。

四、走出文本,进入现实:

1、交流收集的有关林海音的资料。

2、结合实际,反思自己,谈谈如何对待错误?课堂的学习在同学们与文本的自主对话中,不知不觉进入了尾声。课堂上,那些调皮、活跃的同学的发言独特而新颖,让人一听就知道他经历过此事。




上一篇三年级《编童话》语文教案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