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秋天》听课感受

最近听了我校三位年轻教师的展示课《秋天》,感触颇多。首先感到开心的是:三位教师基本功扎实,教材理解能力较强,并具备很强的课堂操作能力。当然,三位教师都不足三年教龄,教学上肯定会有一些经验上的欠缺,不可避免也会出现一些问题,下面就存在的问题谈一些自己的思考。

第一、三位教师都注重诵读。

应该说这是符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的。三位教师都将各种形式的诵读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以读来感知文本、带动文本语言的品析,从而达成体悟诗情的目的。且三位教师自身的朗读能力也较强,课堂当中朗朗的书声使人置身美好的诗歌世界,营造了诗歌教学应有的意境。但形式多样的读仍然还存在“泛化”的问题,即大多是一读了事,究竟为何这个句子这样读;到底应该怎样读,还落实的不够,使得学生似乎知其然,但并不知其所以然。故朗读教学指导的具体化还需引起新教师的注意,从而使朗读教学更有实效性。

第二、设问的指向性存在泛化的倾向。

自新课程以来,有一类设问的方式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即“你最喜欢哪一句”,“你最有感觉的是哪一句”、“你认为写的最好的是哪一句”。这类问题几乎成了课堂教学的重要法宝。一则该问题适用面极广,无论什么类型的文章几乎百试不爽,二则该问题似乎比较“有说头”,课堂气氛会比较好。但再仔细考虑:就问题本身而言,这类问题的设计可以说毫无智力挑战可言。

优秀的教师固然可以通过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追问的形式将对文本的理解导向深入,但对于大多数教师来说,可能只能让学生讲出自己原有水平上对文章语句的理解,难以有更大的突破。对新教师而言,尽量避免大而空泛的问题,将可以有效的避免课堂的低效,更有利于新教师文本解读能力的提升。

第三、诗意课堂氛围的营造。

诗歌教学既是一个教师理性设计教学步骤的过程,更是教师感性营造诗意空间的过程。但三位年轻教师的诗歌教学课却让我感受到诗意空间的不足。

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对诗歌本身的解读还存在一些浅表化和教参化的倾向,缺乏对诗歌的个性而深层的解读,从而导致诗歌教学诗意的流失。就《秋天》一诗而言,其诗意浓郁,“象”外之“象”重叠反复,想像空间辽阔高远。就以“秋天栖息在农家里”为例,为何作者不说秋天的果实栖息的农家里,而说秋天呢?这既可以从使用“栖息”一词使抽象的、无生命的秋天富有了人的情感,更可以从秋天这一词广泛的想像空间可以营造浓郁的诗意角度去探讨,这样,学生可能就会对诗歌语言的多义性有了自己的切身的体悟。

总之,任何课堂都不可能完美,新教师都是在数次的磨砺之后才能打造更美丽诗意的课堂。

以上的拙陋见解都不是我对三位教师课堂的否定,更是自己在课堂教学方面的困惑。在此提出供大家探讨分析。




上一篇《秋天》教学实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