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国收藏证书查询网

  因此,在博物馆的展品陈列设计中,“展品密度”应从主题定位、展品特质、功能特性以及人本主义等方面重点考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做到恰到好处,没有教条式的约束,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展陈,用合适的展柜、展板达到展陈的最佳艺术效果,凸显展品的个性,实现与博物馆需要表达的主题和谐一致,更好地推动博物馆陈列艺术的多样化发展,更好地为公众服务,这才是最合时宜的展品密度展陈手法。

  照明标准对博物馆展陈的影响

  光是展陈环境设计的先决条件,若没有灯光的博物馆,美感则无从谈起。展品陈列与陈列环境氛围营造都需要光来烘托,利用光与影的投射角度、方式、强弱变化等,使展品陈列产生特殊的艺术表现效果和文化感染力,是博物馆展陈手法必不可少的媒介。如何将灯光应用得恰到好处?既可以更好烘托展陈气氛,表达情感,又可以使文物得到适宜的被保护,这是当下我们需要去思考和探索的话题。

  进而,出于保护展品考虑,博物馆对光辐射有严格的控制标准。自然光中含有大量的红外、紫外辐射,所以必须严格控制;而人工照明中也有选择性的使用光源,实行过滤处理。

  有业内人士指出,我国博物馆照明方面的发展速度相对缓慢,对光的应用也不够重视,个别博物馆在处理上更多的是只考虑理论知识而脱离客观因素,存在“重保护、轻展示”的现象,出现了一些展品受光照影响并不大也用上最高规格和超标准的保护待遇。这样,就会导致展厅昏暗,给参观者的体验较差。

  鉴于此,相比国外,我国博物馆的照明标准控制稍显严苛,在实际应用中,偶尔会出现超过标准的情况;而国外博物馆更善于借助光源提升展示效果。因如此,人们有一种“国内博物馆黑漆漆,国外博物馆亮锃锃”的错觉。

  据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研究所教授吴世康说:“普通的可见光波长在 400 纳米至 700 纳米之间,低于 400 纳米的紫外线能量很大,容易被物体吸收,从而使物体变质;而高于 700 纳米的红外线能量小,不易被物体吸收,很安全。木材,植物,丝绸等物质都是高分子结构,含有纤维素或蛋白质,容易受光、电、细菌的影响而变质、损坏;而一些物质如石头、铜铁、陶瓷等不容易受光的影响。”

  因此,博物馆不拘泥于传统以暗为主的灯光应用惯性思维和对文物过度保护意识束缚,应科学的结合专业文博设施装备,制定灵活适宜的配套灯光照明解决方案,是我们值得去积极探索的方向。一味追求暗或亮,都不是博物馆文物展陈的终极目标。在文博设施装备的灯光照明设计中,应紧密联系展陈的目标,对现场进行多方位的考察,包括现场的空间结构、文物展品的摆放位置、展品的材质、特性以及文化特色等,在满足文物“展”与“藏”的应用功能基础上,制定出超越“展”与“藏”的展柜灯光照明一体化设计方案。

  比如:简约通透的展柜配合不同角度、层次、色彩的灯光技术应用,最大限度地呈现出文物的外在形态特征与内在文化底蕴,促进展品及博物馆层次的体现;针对博物馆展品数量大,类型多样,形态丰富,利用有防护作用的灯光照明设备和多媒体技术应用多角度地呈现展品,为观众提供更加自然生动的文化接受环境,从而实现博物馆传扬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的本质职能等等。

  无论国内外博物馆展陈手法有着怎样的差异,我们都应该以开放的思维,吸取精华、剔除糟粕,结合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变化,制定符合博物馆自身特性的展陈设计方案。而伴随着互联网+新时代的快速发展,相信,会有更多各种新理念、新技术和新设备层出不穷,从而带动博物馆展陈理念和技术手法应用的不断提升,涌现出更多全新展陈手法引领潮流走势,让我们拭目以待。



 2/2   首页 上一页 1 2

上一篇弗里达的蓝房子:有一种致命的吸引力|弗里达

下一篇西汉人有多精致 轻薄透视装保健防蚊枕了解一下|西汉|文物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