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胡佩衡(1892.6—1962.3),谱名锡铨,又名衡,字佩衡,号冷庵,外号胡涂克图,以字行,蒙族,原籍河北省涿县,因祖辈做粮商,迁居北京。先后在北平师范、私立华北大 学、北平师范大学、北平艺专任教职,主办过“中国山水画函授学社”,又在北京琉璃厂创办豹文斋书画店。历任中国画学研究会和湖社画会评议,华北大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讲师,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授 。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常务理事、北京画院画师兼院务委员。
1891年7月8日生于河北省涿州市,其父系文人,能书善画,家中亦有书画收藏,受其薰陶,胡佩衡自幼喜爱绘画,10余岁始学山水画,勤于用功,进步较快。15岁后得西陵山水画家李静斋指点,由临摹明清画家作品入手,继之涉猎宋元山水,于吴镇、王蒙、石涛、王翚等人用功尤深,使他打下了深厚的笔墨功底。同时又 与姜颖生、林纾等人往来,交流作品,切磋画艺,进而以传统技法对景写生,练习创作,画艺大进。20岁后开始与北京名画家如姜颖生、林琴南、金城、陈师曾、陈半丁、萧谦中、汤定之、贺履之相往来,并得到他们的指导。
1918年,胡佩衡加入蔡元培创办的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从比利时画家盖大士学西画。
1919年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并受蔡元培嘱托,著《山水入门》,主编《绘学杂志》。这期间他还随比利时画家盖大士学习素描、油画、水彩 画和图案等,并逐渐将其吸收融入山水画创作中,由此他提出用传统方法写生,由写生而创作的主张。同时,著文对以“四王”为代表的因循 守旧的画风,进行了大胆的批判。
1920年北大画法研究会更名为“造型美术研究所”,年轻的胡佩衡被聘为导师。同一年,金城、周肇祥等在北京创办中国画学研究会,胡佩衡成为第一批研究员(学员),在金城等的指导下进一步学习传统绘画,两年后,相继升为该会助教、评议。
1924年著《冷庵画诣》,提出“法古与创作须交相为用”的绘画主张。
1927年与金荫湖、徐燕荪、陈东湖、惠孝同等发起湖社画会,编辑《湖社月刊》。
1928年出版《王石谷画法抉微》,同年解囊为齐白石出版《齐白石画册第一集》。
1934年出版《画箑丛谈》。其间曾连续出版《胡佩衡画存》,并在北京的一些大学中任教,同时开办个人国画函授学校,大力倡导、教授中国 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胡佩衡注意深入生活,观察揣摸自然山川的四时变幻,所作山水,笔墨娴熟,内容新颖,富有时代感,其作品多 写北京郊区的山水景物,其代表作有《西山丽景》(1952)、《野溪朝阳》、《丰沙线写生》(1953)等。
1956年赴湖南、贵州、广西等地旅行写 生,作画甚多,并由人民美术出版社择其佳作出版《桂林写生》。此次旅行写生使他的画风为之一变,以后数年所画山水,意境清幽,老笔纷 披,墨色浓黛,气势雄奇奔放。代表作有《江上晴帆》等。
1957年北京画院成立,即被选为院务委员,任画师。同年出版《我怎样画山水画》 一书,总结他50余年创作山水画的经验体会。 该书内容翔实,技法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极受读者欢迎。
1958年又出版《王石谷》。
1959 年与其子胡橐合著《齐白石画法与欣赏》,同年12月出版《山水画技法研究》。
1960年合作选订出版《芥子园画传》。
1962年3月16日卒于北京。
1962年出版《胡佩衡桂 林写生画选》,同年4月8日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和北京市文学艺术联合会主办了胡佩衡遗作展览会。
早期作品
所见胡佩衡早期临古之作,是1921年(辛酉)临石涛《溪山无尽图卷》、1923年(癸亥)临石涛《山水册》等。前者墨色淋漓,后者笔力雄壮。胡氏在《临石涛山水册》中题:“清湘老人笔墨超凡,意境玄妙,洵非食人间烟火者所能梦见。此册大半写黄砚旅游处,一丘一壑均可惊人,愚酷爱之,漫临一册,以存梗概,惟限于学力,自不免取貌遗神也。”在20年代初,齐白石、陈师曾、陈半丁、萧谦中等均推崇石涛,胡佩衡不免受他们影响。但能够兼容中西绘画的胡佩衡,从不拘于一家一派。从20年代中到30年代陆续出版的《胡佩衡画存》第一至五集,大多是临仿各家各派的作品,其中包括黄公望、王蒙、吴镇、沈周、王铎、程邃、程正揆、石溪、梅清、吴历、罗牧等,可以看出他以南宗为主,但也涉猎北派,如临《临金李山风雪杉松图》(1923年)、《抚宋人雪溪归棹图》(20年代前期)均为典型的李郭派作品。他自己也说:“余爱临北宗画,画存前三集第一幅皆北宗也。且余所写南宗画,多有北宗意焉。”在《临古刍言》一文中,他把古人作品依风格画法分为幽淡(如倪云林一派)、平正(如黄公望一派)、庄整(如董源、巨然、文征明、沈周)、邃密(如王蒙、石溪、吴历)、豪放(如八大、石涛)、潇洒(如唐寅、恽南田)、奇古(如金冬心)、峭健(如马远、夏珪)、工致(如刘松年、赵孟頫)、烟雨(如米芾、高房山)。对于每一种风格如何临写,他都结合自己的经验加以解释,可以见出其对临摹的深刻理解。1926年,齐白石题《冷庵先生画卷》诗云:“层次分明点画工,启人心事见毫锋。他年画苑三千辈,个个毋忘念此翁。”对他的作品加以称赞。
主要成就
胡佩衡的成就,远不止于山水画创作。他博识多能,精鉴赏,擅诗文,多著述,在美术教育和编辑出版领域也卓有贡献。其著作有《山水入门》、《王石谷画法抉微》、《中国山水画布置法》、《中国山水画点苔法》、《绘画随笔》、《胡佩衡画箑丛谈》、《临古刍言》、《冷庵画诣》、《我怎样画山水画》、《山水画技法研究》、《齐白石画法与欣赏》、《王石谷》等。这些著作以学画青年为主要对象,融画谱、美术史知识、传统画论、画家研究和作品鉴赏为一,文图结合,深入浅出,可读可临,是一种新型的综合性普及读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这些普及性著作也不乏精辟的见解。如作于20年代中期的《王石谷画法抉微》,有感于对王石谷“昔之人恭敬之如彼,今之人又拒绝之如此”的状况,做客观公允、正本清源的批评。文章从王石谷的艺术历程、临古、论画、各家评说、画派变迁、作品之“佳点”与“劣点”等各个角度,作了全面的剖析,即使今天读来,仍然很精彩。他和其子胡槖合写的《齐白石画法与欣赏》,是第一部记述齐白石画法的作品,有很高的艺术史价值。
绘画风格
约1927年前后,胡佩衡的画风渐趋成熟,在继续钻研传统的同时,独立创作增多,艺术个性也呈现出来。此后的作品大抵有两种面貌,一种结构繁复,勾皴细密,大体是从王蒙、石溪、吴历一路画风综合变化而来;一种多湿笔,结构有繁有简,多用泼墨,笔线粗壮,以泼辣奔放为宗,可以看到沈周特别是石涛的影响。秦仲文在谈到1962年8月在北京举办的“胡佩衡遗作展览会”时,用两句话概括胡佩衡前期作品:一是“精细可爱”,二曰“不断致力于继承古人和吸收先进笔精墨妙的技法”;前一句是讲画法风格,后一句是指出它们与传统的密切关联。不过,秦氏所言前期“精细”作品,是就画展而言的,笔者所见二百余件前期作品,“精细”之作不很多,即使这些精细之作,也带有纵放和随意的特质,可以说,能粗能细,而无论粗细,都流溢着纵逸奔放的气质。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上一篇: 朱屺瞻
下一篇: 溥儒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