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中华书画网
和电视、电影相比,摄影对“时间” 的表达,难度更高——毕竟,摄影记录的是一个瞬间,用来表达延续的时间确实存在一定难度;但换句话说,如果你能够做到这一点,作品就会新奇而富有韵味,变得特别“上档次”。
这里要和大家一起探讨、学习的主题是“在摄影中如何表现时间”。我们先从一些摄影史上一些著名的“把时间视觉化”的大师之作开始,为大家简单解说一些在摄影中表达时间性的手法。
本期指导老师: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图像研究所 周越
1. 名作技法赏析
- 加入与“时间”有关的视觉元素
要表达“时间”这一概念,最简单直接的方案就是在画面中加入一些具有时间性的视觉元素,如钟表等。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匈牙利摄影大师安德烈·柯特兹(André Kertész)的作品,《法国科学院的时钟》:
《法国科学院的大钟,1929》
这幅作品以科学院大钟的时间刻度表现空间当中时间的变化,画面给人以丰富广阔的视野和联想空间;被拍摄无数次的卢浮宫,在柯特兹的镜头中呈现出空间的浩渺和时间的变迁。
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捷克籍摄影师约瑟夫·寇德卡(Josef Koudelka)的作品,《入侵布拉格 1968》组照之一:
《入侵布拉格 1968》之一
画面近景是一个人的小臂,焦点就在这个小臂手腕上的手表,远近是一个宽阔的的城市街道。
如果单独看这样的作品,我们很难理解作者的表现意图,甚至会认为这是一幅观念摄影作品;但是结合这组作品的名称和创作背景,我们不难体会到作者的创作意图——他用摆拍的方式,表现了苏军入侵布拉格的准确的时间性。
- 使用特殊拍摄技法
摄影是“静态”的艺术,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技法表达出“动感”,如变焦,长曝光,摇拍等;进入数码时代后,技法方面更趋于多样化。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摄影师东松照明(Tomatsu Shomei)的《抗议,东京》组照之一:
《抗议,东京,1969》
这张照片通过慢速度拍摄、按动快门时快速移动相机或者转动变焦镜头的变焦环,对拍摄主题进行虚化,同时也营造出了时间的延续感。
- 运用摄影的形式语言
运用摄影的形式语言来完成对“时间”的表达,例如使用“对比”的方式,将不同时代的视觉元素表现在同一个画面上,也可以给观众留下极为强烈的时间概念。
比如说,下方两张马克吕布(Marc Riboud)的作品,左图是 1950 年代的中国女性形象,而右图是 1990 年代的中国女性形象,把它们两张图放在一起,显著的社会变化会带给观众强烈的时间变化感。
左:《1957 北京》;右:《1993 上海》,两图均选自《马克.吕布在中国》画册
- 综合应用
除去上述这些常见的拍摄手法以外,还有一些更为复杂的和难度更高的表现形式,这些需要拍摄者的综合能力,对焦距、曝光、快门速度、镜头光圈、画面取舍有着极强的驾驭能力。
我们选取两张大师之作进行深度剖析,便于大家体会。首先是这张安德烈·柯特兹的《巴黎的交叉路口》:
《巴黎的交叉路口》
作者选取了街角的一个制高点,以大俯视的角度拍摄下方的交叉路口,展示了三条街道形成的线条,搭建起了画面的基本结构;而在画面中心就是本作品最重要的四个视觉元素:行人、乘马车的人、骑自行车的人、骑摩托车的人。
这四个以不同方式行进的人,恰恰代表了从远古到当今,各个历史时期人类出现方式的变化,既展现了历史的变迁感,又是人类文明、科技进步的缩影。
在这个普通的路口,在这个独特的一瞬间,柯特兹以他独特的视觉敏感,把漫长的人类发展史奇妙地凝固在他建构的画面之中。我们不能不赞叹他的强大预见性、快速的反应、高超的驾驭、完美的表现,这一切集结在画面时,恰恰是对时间最完美的诠释。
我们再来看一个例子,是法国摄影大师亨利·卡蒂尔·布勒松(HenriCartier-Bresson)的一张名作:
作者同样选取了街角制高点的俯视视角。栏杆扶手成为视觉引导线;而栏杆立柱和建筑台阶以其形式上的节奏感与栏杆扶手的流畅线条,共同肩负起视觉引导的作用,把观众的目光从右下角的台阶带到左上角骑自行车的主人公身上。
作者巧妙地运用慢速快门的手法,把骑自行车的人物适当虚化,营造了强烈的动感,与完全静止的空间环境形成了对比,丰富了画面的同时,也使虚化的人物成为整体静止空间的画龙点睛之笔。
最重要的是,作者把按动快门之前的事物发展过程与按动快门之后的事物的各种可能性,都精确地凝固在了画面中的那一时刻上。
2. 学员作品展示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影像设计系 2015 级本科生曾彦
导师点评:令人眩晕的光影效果,动与静、黑与白、点线面关系共同营造了一首令人迷茫的奏鸣曲。作者似乎对走过的岁月抱有极大的疑惑,去过去的时光抱着极度的不满,用相机叩问时间、用影像答复自己。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影像设计系2015级本科生陈绮枫
导师点评:冰面上闲庭信步的鸭子,远处的芦苇被夕阳照亮,两者遥相呼应,故事就像画卷伴随着时光的脚步缓缓地展开。技术、语言运用的都很不错,时机把握的也好,景物和作者就在不经意间打了个照面。
- 中央民族大学美术学院影像设计系 2015 级本科生周麟韬
导师点评:这张作品的想法很有趣,隐藏了主体人物的局部,给予观众无限的想象空间。摄影师对被摄主体藏和露的关系把握得很好,把或许本来没有关系的人物连接在了一起,随着时间的变化,他们共同叙述的故事也拉开了序幕,时间的延续性也随之表现了出来。
上一篇: 艺术开卷:艺术中的忘时之物与“时间突围”
下一篇: 时间的价值:艺术的关键元素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