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佚名       来源于:家长学院

我深深的松了一口气!

终于,我亲自做的《藤野先生》教学设计在课堂上与孩子们如期见面了。真是爱与哀愁几时休!没有人逼迫,完全出于自愿,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上出了属于自己的《藤野先生》!不管她是多么艰苦,也不管她是多么幼稚,她就像是我自己的一副作品,到现在为止,脱稿了!

上过之后,总体感觉就是太简单了,太单纯了!简单的像我眼前的孩子,只要你不看着他们,他们就像一群脱笼的小鸟儿叽叽喳喳;单纯的还是像我眼前的这群孩子,只要你不与他们谈学习的事儿,他们一个个可爱之极!是啊,我没有高深的理论基础,自我感觉我的《藤野先生》没有那么厚重,但是她是真实的。在课堂上,我试图让学生走过藤野先生,走近鲁迅先生,我觉得,这一个目的达到了!

最感人的一个瞬间是在二班的最后一节课上,教室里来了四位不请之客。他们就是我上一届九三班的得意门生。因元旦放假,他们都来学校看我了,并要求再听我一节课。就这样,他们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我介绍完他们之后,二班的学生兴奋极了,因为这几位他们都认识,我在班里说过他们不止一次。多巧的组合了,李琳,可爱大方的女孩儿,以绝对优势考上了县一中。齐齐和勇男,班长和劳动委员,曾为我分担过多少的工作啊!杜亚钊,有名的忧生,现在在自己找的技校里初露头角。他们的加入,让二班的孩子听课效果出奇的好。当时正好是课的结尾部分,我给学生出示了鲁迅先生的《自题小像》诗,孩子们读的整齐嘹亮,声势浩大,十分感人。

完了之后,我让他们四个为小弟弟小妹妹们送几句祝福的话,可是话没说几句,李琳就哭的说出话了,我也十分感动,泪水顺着脸颊流下来。教室里情意浓浓,化为一片温暖的海。

李琳在黑板上写了一句:我不曾成为您的骄傲,您却把我当作您的珍宝。并对弟弟妹妹提出希望,希望弟弟妹妹努力学习,认真听他们“老班”的课。呵,几个月不见,他们真的长大了!尤其是杜亚钊,一个什么也不懂的娃儿现在竟在省城独闯天下,他是最有故事的一个孩子啊!我的一个师德微故事就是写的他而得了奖了。

文本里讲的是师生之间的跨国深情,教室里演的是师生之间的浓浓爱意,教室外冬寒正浓,教室里真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了!

我相信,这一课定会为眼前的这群孩子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最让人不解的是,同样的教学设计,在两个班里进行授课的效果却是天壤之别!多么有意思的是,第一节课的开讲都十分顺利,看来他们对鲁迅先生的常识储备还是不错的。而在进行第二课时的授课时,二班学生的听课效果远远高于一班。在二班,我设计的教学目标顺利的得以实现,学生参与度高,学习兴致也高。我的课堂实录就是根据二班的情况完成的。而在一班,学生刚是完全不在点儿上,我引导的好艰难啊!真是启而不发,直到快下课时,师生之间才算是找到了感觉。而在进行第三课时的授课时,一班的学生则表现得十分兴奋,只少说班里前三排的学生都被调动起来了。(学习优生,现实如此,优生都坐前面)而这一课时在二班则进行得十分不易。

课后,我反思良久,认为出现这样的教学现象是和一个班级的整体氛围有很大的关系。

一班的班主任年长一些,在班级管理上对学生的要求不是十分严格,学生的思想比较自由。灵动性较强。有几个孩子对鲁迅的作品了解比较深入。因此在第三课时分析鲁迅先生的思想感情时明显兴奋,投入度高。

二班的班主任年轻一些,有很大的精力去管理班级事务,看学生看的比较紧,班级整体氛围十分安静。这样表面上看学生比较稳定,但在思想上却受到了一定的限制,表面上的东西做起来顺利,稍微一深入的问题就会思索良久。因此,在第二课时分析藤野先生的思想情怀时投入度高,因为这是文章的表层,理解起来容易,而在第三课时分析鲁迅的情感变化时,反应就不太快了。

当然这只是我的单向意见,也不一定科学。我个人私下里这么认为,因为我对自己的课堂情感十分清楚,我本身就是一个感性大于理性的人,课堂的发挥完全由眼前的学生而定。学生如果积极配合了,师生互动就会十分好,如果学生不配合,我自己搞“一言堂”,一堂课下来,定会搞得疲惫不堪的!

真的是这样的,面对不同的学生,就要用就不同的教学方法灵活处理,做老师的要有这样的一种自我调整教学方法的能力。这既能省却很多的教学烦忧,也能体现教师的教学智慧。

我的《藤野先生》无论怎样,她都能证明一个事实,在语文专业成长之路上,我,一个迟来的觉醒者,毕竟能够脱离拐杖站在三尺讲台上讲出自己的声音了!




上一篇《藤野先生》说课稿3

下一篇返回列表



 【相关文章





版权声明:文章观点仅代表作者观点,作为参考,不代表本站观点。部分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果网站中图片和文字侵犯了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处理!转载本站内容,请注明转载网址、作者和出处,避免无谓的侵权纠纷。